我算是最早玩博客那代人,那個時候除了搗鼓網站的CSS,內容並不是其次最重要的東西,反而是「友情鏈接」才是那個寫博客之人最樂於折騰的模塊——沒想到,就算到了現在,這個模塊的重要性還是那麽突出。這就好像是小學生們畢業前的同學錄,別人給了你一張,就意味著你是不是也應該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同學錄也給對方一張,以達到某種「公平」——就算這個人你根本不喜歡、甚至不認識,但迫於對方已經給了你張讓你填寫的同學錄,你多少會在心里盤算——原來對方把自己當成了個「朋友」。
我沒有擁有過全班同學都寫上一張的同學錄——但還有很多同學,會將同學錄里的「同學」數量,作為一種「標準」。對於很多同學,我是最後一梯隊才會需要回收同學錄的人,畢竟他們之間形成的比賽數值有限,而我雖然不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但至少可以占有一個席位。當然了,我被投遞來的同學錄,如果不是我「自願」的,我也並不會老老實實地填寫,胡亂填寫之後,後面的留言也只會寫什麽天天開心一帆風順之類的。
我當時其實沒給出多少同學錄的頁面,僅僅給了幾個要好的朋友,而且我還是主動給他們的,雖說也期待著「等價交換」地換回一張,只不過內心也算得明白——這些交出去的同學錄也一定會換回來一張由他們認認真真填寫的同學錄,畢竟這樣的朋友關系倒不至於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刻露出虛偽的馬腳。
但畢竟有「不熟」的還是會要求我寫上一張,我又不好意思表現出「不公平」的模樣,但又覺得一張同學錄交換來交換去很麻煩,不僅僅要算好可以交出去的數量、還要依照好友等級排好順序、甚至有的時候還要考慮不同顏色的同學錄內頁紙要留給哪幾位「重要」的朋友。我最後就直接把自己空白的同學錄丟在課桌里,遇到那些並不太熟明顯就是想要「數量優勢」的同學,給我一張同學錄讓我填寫的時候,我也會告訴他們我的課桌里面也有同學錄,也希望他們自己拿一張去填寫——當然,那些強調公平的同學,當然還是願意從我這里換走一張證明他們「填寫數量」的同學錄,但那些只是把我當成是他們「回收數量」的同學並不在乎要不要給我一份,不過還有些同學根本不知道我坐在哪里。
就這樣,看上去自由開放的同學錄兌換機製,反而讓我的同學錄沒有被過多的資源浪費,就算回收回來的那些,因為需要我作為「數量」而交換我的同學錄,明眼一看就知道跟我交過去的同學錄一模一樣,沒有用心胡亂填寫,我也懶得再放回自己的同學錄之中。
寫了一大半,才發現我一直圍繞著一個小學生的行為說了半天,還沒有講到今天要說的「友情鏈接」。
在這個博客之前,只有被註銷的LOFTER算是把關註點放在了寫作本身,所以幾乎沒有折騰過友情鏈接(當然,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一群年輕人寫同人文的圈子里,只有我一天到晚在堅持著五百日寫作計劃,也根本不可能有人想要交換這樣的非明星作為橋接的友情鏈接)。
豆瓣不用說了,它本身就是需要建立在社交媒體之上的,但豆瓣的好處在於它和絕大多數的社交媒體一樣,只關心「關註者」和「被關註者」數量的差值。就算別人關註了你,你也不需要考慮「公平性」,因為這是豆瓣用戶之間不成文的契約——關註量大於被關註量的,是「觀眾」;被關註量大於關註量的,是「演員」;更甚,被關註量數以萬計但關註量十位數以內的,這是「豆瓣紅人」。所以,在這樣的差值之間,就會形成某種程度上的「勢利眼」,如果是一個「觀眾」關註了自己,大多數人都不會在意;但如果是「演員」關註了自己,那就必須馬上回關,生怕對方會不會因為自己長時間沒有回關而取消關註(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騙取關註的);如果是「豆瓣紅人」關註了自己,那接下來的幾條廣播、相冊、日記,都必須要精心準備,既要在不暴露自己是在炫耀的同時對外公布紅人關註了自己,又要讓「紅人」看了自己的新內容覺得很有價值,自己是關註對了。
在之前就是博客大巴,博客大巴雖然不算是最初的博客,但確實是很多人入門博客的開始。那個時候,博客大巴還有另一個隱藏的功能——對抗和區隔QQ空間。人都有一個特定的中二時期,就是自認為自己長大了。這種自認為的程度越深,就會越是產生一種跟世界割裂的錯覺,總覺得自己和周遭格格不入。QQ空間畢竟是年輕人、同學居多的地方,為了證明這種「格格不入」,很多人選擇在博客大巴重新開始——說來慚愧,我就是這樣的人之一。不過那時候的「格格不入」還是無法跳脫世俗,「友情鏈接」和QQ空間的「今日訪客」數量並沒有太大區別,數量越多,就意味著你在博客這個新領域交到的朋友越多,就會形成某種意義上的「公共認可」。不過這並不是件壞事,粉絲數量和中行友情鏈接的數目越好看,反而會讓博客主更有動力;但就是因為這套規則只是表面上的數值,所以一些人也會因為這個數值套牢,在內容慘淡長期無人互動之後,他們會選擇關停博客,然後重建一個,重置自己的數值,重新開始新一輪的「我這一次再也不關心自己博客的數值了,我要好好寫東西,然後過幾天又被個位數的瀏覽數刺痛內心」的循環。
至於現在這個博客,它本質上是沒有「友情鏈接」功能的,頁面底部那個「有趣靈魂的絕對領域」,是我收集的會經常點進去視奸或留言的獨立博客,慶幸在這個被短視頻毀掉閱讀能力、社會環境逼著你啞口無言的時代,還有一群人可以跟我一樣嘰嘰歪歪表達自己。但也常常會有人私信留言問我能否交換「友情鏈接」,我都回復「我會拜讀貴博客一段時間」。很有趣的是,我會偶爾發現一個寶藏博客,拜讀一段時間之後,我會用添加在「有趣靈魂」之中,後來我才發現,其實人家早就把我的博客也記錄在他的博客之中——所以,臭味相投的人,隔著個電腦屏幕都能聞到彼此熟悉的騷味。
就是因為我懶得去折騰「友情鏈接」里情與面的原因,就跟那時候的同學錄一樣,取舍在於你是更關心它的數量和它看上去讓人殷羨的關系網,還是你更關心他是誰以及他有怎樣的觀點。交換的意義是平等還是值得,說白了就是看當事人是礙於的是情面還是取悅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