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把自己的日記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
一開始總是提及自己喜歡的人,後面變少了,主要還是情緒低落了起來,要尋找能治愈自己的膏藥;再後來進入了一個很溫暖的階段,到底是放暑假了,夏天了,和同學們之間摩擦少了,便每天幸幸福福;後來是入初三,還有一股巨大的學習勁頭,日記記得也多...
後來便記錄得少了起來,大抵還是因為自己情緒又開始低落起來了吧。
還是因為社交。在此不再言辭。
但在心情最落寞的時候,我到底還是被曾經的自己溫暖到了。
我曾經的日記所記下來的思考,以及一些原本準備激勵曾經的我的話語,溫暖到現在的我了。
我總是不斷地前進,不再回憶起過去。但我卻還是經歷著類似於曾經的事件,還是一樣受著同一問題所帶來的痛楚,以及對於未來的迷茫。
曾經的我和現在的我所經歷的相差無幾。
我急切的想要找一個出口去發泄感情,正當我無處可去,難過到極點時,我發現曾經的我正站在黯淡的煙火下,也在努力地掙紮著,想要走出黑暗。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詩,我們語文老師給我們提及到時有說,「那人」可以指代很多人,親人,友人,愛人,同時也可以是自己。
當時我還沒想通,為什麽可以是自己。現在明白了。
正當我們馬不停蹄的向前奔跑時,也不要忘了看一看曾經自己留下的足跡。
然後,再努力地,向前奔去。
這或許是日記的意義所在吧。在發覺自己已是孤軍一人時,會有那麽多個曾經的自己應聲而起,與你同行。
我就開始像是走在雲端一般。所以第一個星期基本上每天都要熬到淩晨,時間效率很低。後來被幾次批評給砸醒了,於是便開始慢慢的調狀態。
終於調到可以寫日記的狀態了。
做事有條理即精細,從而便會節省時間。
我還要繼續奮鬥!
把所有的事記在紙上其實還不如記在心裏,記在紙上雖說是不會忘,但潛意識裏便變得不那麽重要起來;記在心裏卻不一般,總是有個聲音在叫囂:它太重要了,一定要盡早完成。
然而記在心裏的往往都是某一個行為舉止,於是又來了一個念頭:那還是記下來比較好。
並不是所有一切都遵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說法,也不是說這種說法就要全盤否決。
一件事的處理方案往往是多元的。